Loading... ## 实践与认识 ###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实践的本质 - **错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是用果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 1. 在中国哲学中,实践被称为 “践行” “实行” 或 “行” ,与 “知” 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属于实践) 2.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也有过不少论述,如**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先天的**道德活动**;**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体自我实现的精神活动**,尽管他触摸到了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陶冶事物,但最终还是把实践限定在**抽象的精神活动范围**之内;**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总之,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 **正确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鲜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实践的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虽然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但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 可以叫直接现实性,即将脑中的物,变成现实的物。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 受头脑 (意识) 指挥,体现主体的目的,意愿和创造性。也就是上面本质中 "感性的" 这一部分。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 历史条件不同,实践的内涵也不同。如一千年前一个人也就耕几亩地,而现在有工具的加持下一个人可以耕几百亩地。 ###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 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u>自然能力</u>和<u>精神能力</u>,精神能力又包括<u>知识性因素</u>和<u>非知识性因素</u>。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 主体只能是人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题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时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同居、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 1. 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电脑,雷达等。 2.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题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 主体客体中介缺一不可,三者都是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 客体在发生变化 - **客体主体化**,使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嚯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 主体在发生变化。比如我拥有了一辆车,使得我可以以极快的速度移动。 **主体客体化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使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从内容上看,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2. **社会政治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齐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3. **科学文化实践** 以上三种实践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必须看到,**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u>相对独立性</u>**。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论述题考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u>认识论</u>之<u>第一的和基本的</u>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得,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试试都依靠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知识还是来自间接经验。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者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使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 唯物主义:从物到感觉的思想,称为**反映论**。 - 唯心主义:从思想感觉到物,称为**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内部也有分歧。旧唯物主义在持有反映论的同时,认为反映是一种**直观机械的反映**,抹杀了意识的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持有反映论的同时看到了反映的能动性,即**能动反映**。 #### 能动反映论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 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使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 另一方面,认识作为能动反映具有**创造特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反映和创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重复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能动反映论的两个突出特点 (优点)**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二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地解释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 认识的过程 (两次飞跃) > 论述题考点,不活跃 ####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含**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 感觉是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我看到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孩,我听到了她的声音很好听; > >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印象,比如我对这个女孩怦然心动; > > 表象是我脑中的回忆,比如我对这个女孩念念不忘。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u>直接性</u>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我们平时的思考都是基于概念进行思考的; > > 基于概念会产生判断,比如我有了美丑的概念我才知道什么是美的; > > 判断与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关系**:辩证统一。 区别:感性认识就是人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东西,是比较浅显的;理性认识是通过推理抽象等思维活动得到的,是比较深的。两者是深浅的**区别**,不能说对错。 联系: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热恩施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毕竟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这种依赖关系,是认识对实践依赖关系的重要表现。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位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还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而还不是完全的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互相包含**。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实现飞跃地基本条件**: 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地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地基础。 2.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地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从认识到实践 > 考试中没有前一个飞跃重要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地第二次能动地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地一次飞跃**。 ### 认识过程中的印象因素 > 论述题考点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 **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已经是认识了,而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两组概念不要混淆。 ### 认识的两大规律 > 论述题考点 #### 认识的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务的认识往往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管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历程、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 认识的无限性 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无限循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的,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的。 ## 真理与价值 ### 真理及其特性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的,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1.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因为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意识。 > > 虽然真理有主观形式,但笼统的说真理是**客观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 -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 “思想形式” ,是 “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 ,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实用主义认为 “有用即真理” ,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即真理是错误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 因为真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是一元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一元性。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2. 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 **相互依存**:从真理的二重性上看,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相互依存,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 **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相互包含的。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出来,**任何真理的相对性之中都包含着真理绝对性的颗粒**。 > 真理具有相对性,今天我认识的真理明天可能就不对了。但是是整体上不对,里面可能还有一些部分是对的,即包含绝对性的颗粒。 **真理发展的规律**: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业已达到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真理的绝对性的起点。**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于现实的,只能存在于理论模型中。 为什么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 至上性:人的认识能力是至高无上的,有能力认识世界上的一切;(绝对性) > > 非至上性:人当前无法认识所有的事物。(相对性) **批判错误的观点**: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若只承认绝对性否定相对性,即认为今天发现的真理永远是对的,称为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若只看到相对性而无视绝对性,即暂时的正确都不承认,称为怀疑主义 (诡辩论) 。 ### 真理和谬误 > 分析题考点 谬误的概念参考上面真理的概念即可。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 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 谬误指的是错误的东西;相对真理是指真理中包含以后可能会错的成分,但现在是正确的。注意区分两者。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 真理的检验标准 #### 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 **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 实践是横跨在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唯一桥梁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 “桥梁” 。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客观实在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洽性),而不能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检验整理的辩证发展过程。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 对我来说有没有用 #### 价值的基本特性 1. 第一,**主体性**。这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 不是主观性。主观性是随人的意志而转移,主体性是指因人而异。 其一,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其二,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2. 第二,**客观性**。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 >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一,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而不是抽象的。其二,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3. 第三,**多维性**。这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4. 第四,**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发生改变。 > 不同历史条件,历史时期下,价值会改变。比如几千年前挖出石油不会觉得有价值。 #### 价值评价的特点及其标准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 认识分为知识性 (认知性) 认识和价值评价性认识。 > > - 知识性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本身,前面认识论所学的都是知识性认识。(这个事物是什么) > - 价值评价性认识的对象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个事物对我有没有用) 其基本特点主要有: 1.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的属性、关系和发展过程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 2.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知识性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主体的状态、需要不应当影响认识的客观结果,认识结果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评价性认识所反映的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而主体的存在状态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使评价结果受到主体意志的影响。 > 你喜欢的我不一定喜欢。 3.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作出正确判断,取决于人对客体和主体的双重认识,这种认识不仅包括对客体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和需要等的认识。只有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认识,才能对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评价。 > 评价结果是否正确依赖于知识性认识。 4. 第四,**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评价结果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价值评价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科学的评价是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评价。相反,非科学的评价是歪曲、遮蔽客观的价值关系的评价。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虽具有主观性,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反映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 ####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 对应前面实践理论的规律和能动。 -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1. 一方面,**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要想达到实践的目的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就必须 “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 。脱离了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就偏离了合理的、正确的轨道。 > 能动以规律为前提 2.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经典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是人类为了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的社会实践。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 > 价值又为发现真理提供动力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地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从必然走向自由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 **自由的概念**:哲学上的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 **必然的概念**:**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也是规律和能动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 自由是认识必然,利用必然,而不是摆脱必然的束缚和制约。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 1. 一是认识条件,知识越多越自由。 2. 二是实践条件。自由需要遵循规律,并且不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前提。 最后修改:2024 年 10 月 19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